年7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了《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本文结合此报告,对目前全球AIDS疫情进行简要概括。同时,根据国家CDC近期发布的数据,对我国AIDS疫情概况进行介绍。
1.全球AIDS疫情概况
1.1总体数据
截至年底,全球现存活HIV/AIDS患者约为.0万例,其中成人.0万例,儿童(<15岁).0万例,占4.7%。成人感染者中,女性感染者.0万例,占50.5%。年新增HIV感染者.0万例,其中成人.0万例,儿童(<15岁)15.0万例,占8.8%。
年死于AIDS相关疾病者约69.0万例,其中成人60.0万例,儿童(<15岁)9.5万例,占13.8%。截至年底,全球死于AIDS者累计.0万例。而年底的数据显示,全球存活HIV/AIDS患者为.0万例,当年新增HIV感染者.0万例;因AIDS相关疾病死亡77.0万例。
1.2地区分布
AIDS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仍然是东部和南部非洲,截至年底存活患者数为.0万例,占全球存活患者数(.0万例)的54.5%;年新增HIV感染者73.0万例,占全球当年新增HIV感染者(.0万例)的42.9%;年AIDS死亡患者30.0万例,占全球当年AIDS死亡患者(69.0万例)的43.5%。位居第二的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累计存活患者、当年新增HIV感染者、当年AIDS死亡患者数分别为.0万例、30.0万例、16.0万例。其他各地区统计数字见表1。
1.3疫情动态变化
自年以来全球新增HIV感染者.0万例,AIDS相关的死亡例数增加了82.0万例。但是由于获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机会增加,自年以来与AIDS相关的死亡病例减少了.0万例。年全球新增HIV感染者数降到了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是仍然超过全球目标值(年新增感染目标<50.0万例)约3倍。
全球新增HIV感染者减少的原因是东部和南部非洲新感染例数大幅减少(自年以来减少了38%)。加勒比海地区,西部和中部非洲地区,西欧、中欧和北美地区以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新感染者数也有不同程度减少。相比之下,东欧和中亚病例数继续增长,—年期间新增感染例数上升了72%,中东和北非地区上升了22%,拉丁美洲上升了21%。
1.4受影响严重的群体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妇女和女童仍是受AIDS影响最严重的群体。年,该地区新增的HIV感染者约占全球总数的59%,每周有名15~24岁的青春期少女和年轻女性感染HIV。年,除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以外,男性占新增成人HIV感染者的大多数,范围从加勒比海地区的57%到西欧、中欧和北美的79%。新增成人感染者中,男同性恋和男男性行为者占23%,注射毒品者占10%。
1.5“三个90%”防治目标的进展
截至年底,全球HIV感染者中79%已经确诊,确诊者中62%正在接受治疗,53%治疗者得到病毒学抑制。截至年底,全球接受抗AIDS治疗例数为.0万例,覆盖率为67.0%,但仍有.0万例无法获得抗AIDS治疗。由于各国内部和各国之间抗AIDS进展不均,原定年实现的全球抗AIDS“三个90%”防治目标将无法实现。
“三个90%”防治目标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于年提出的战略性目标,即:到年,90%的HIV感染者知晓自身感染状态,90%的AIDS确诊者获得持续的抗病毒治疗,90%的抗病毒治疗者体内病毒得到抑制。如能实现此目标,理论上在年将有72.9%的HIV感染者病毒会得到抑制。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又在“三个90%”防治目标基础上提出第四个90%的目标,即:90%的HIV/AIDS患者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第四个90%的目标与原有“三个90%”防治目标结合,力求大幅减少新增HIV感染者和AIDS相关的死亡患者。
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并可能进一步破坏AIDS防治工作。在某些地区,本用于治疗AIDS的资金、药品、设备和医护人员被调配用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致使一些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中断。WHO预测,未来一年(—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将额外增加50万例AIDS死亡病例,使该地区的AIDS死亡率重回年的水平。全球抗HIV/AIDS进展可能会进一步推迟10年或更长时间。
2我国AIDS疫情概况
2.1总体数据
截至年10月底,全国(不含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地区,下同)报告的现存HIV/AIDS患者.5万例,当年新增HIV感染者11.2万例。而年底全国报告现存活HIV/AIDS患者例,当年新增HIV/AIDS患者例,累计报告死亡例。我国AIDS防控和治疗经历数十年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HIV/AIDS流行趋势呈下降和低流行态势。
2.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由流行早期的以静脉注射吸毒传播为主演变到现在的以性传播为主。年报告新增的例HIV感染者中,性传播占97.1%,其中异性性传播占73.8%,同性性传播占23.3%。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AIDS性传播的主要原因,HIV感染风险较大的不安全性行为包括没有保护的男男性行为、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有偿性行为等。
2.3年龄分布特点
近年来新增HIV感染者年龄呈“两头翘”的趋势,即青年学生和老年人群体感染例数增加。—年期间,全国共报告了例15~24岁年龄段的AIDS病例。其中,年和年15~24岁人群AIDS确诊病例数分别为例和例,年均增长6.0%。
新确诊AIDS病例中,80.3%为男性。年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达33∶1,诊断时平均年龄为19.9岁。青年学生比例从年的8.5%增加到年的21.7%。老年感染者的上升幅度远远超过了老年人口的上升幅度。老年人群,特别是60岁以上退休男性报告的病例数,从年的例上升到年的例,增加了.0%,年龄构成比从7.4%上升到19.0%。老年人群中,60.0%通过商业性性行为感染,30.0%通过非商业性性行为感染。
2.4AIDS防治“三个90%”目标实施情况
我国在与AIDS斗争的35年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年底,我国关于AIDS防治“三个90%”数据依次为为:75.7%,89.7%,95.3%(年这三项目标的数据分别是68.0%、67.0%、91.0%)。AIDS防治取得显著成效,全国AIDS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年底全人群感染率为0.09%,经输血传播基本阻断,已基本达到零报告水平;经吸毒传播基本控制,每年报告例数持续减少;AIDS的母婴传播率逐年降低;抗病毒覆盖率和成功率,已经达到或接近90%的目标水平。
有些重灾区比如云南省已经实现“三个90%”目标,截至年11月底,云南省HIV/AIDS发现率达90.1%、治疗率达90.5%、治疗有效率达96.3%,“三个90%”目标按期实现,已从AIDS流行重灾区变为AIDS防控的示范区。
2.5我国巩固和实现“三个90%”目标所面临的挑战
尽管我国防治效果已经接近“三个90%”目标,但是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一是仍然有约30%的HIV感染者尚未诊断;二是切断AIDS经性途径传播缺乏有效方法,我国AIDS经性途径传播难以在未来的数年内得到有效控制;三是抗病毒治疗面临长期治疗患者老年化带来的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合并症处理问题,以及抗病毒治疗药品种类少,尤其是复合药品缺乏问题;四是防治队伍的数量和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已发生改变的社会环境和防治工作要求。
AWSG爱保信(Biotech)投行事业部,由深耕生物医药领域多年的资深投行专家以及来自国内外顶尖院校的生物医药专业博士组成,致力于帮助全球最好的生物技术产业化和资本化,以资本、人才、技术资源助力,全链条全周期地陪伴生物医药公司共同生长,成为生物医药公司背后最坚定的助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