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艾滋病诊疗指南有什么不一 [复制链接]

1#

全国艾滋病丙型肝炎学术会议

年10月26-28日,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第10次全国艾滋病丙型肝炎学术会议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10月27日,大会发布了版中华医学会《艾滋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组长李太生教授介绍,四版指南重点更新了艾滋病抗病*治疗时机、推荐治疗方案、母婴安全管理等内容。这次修订也是首次把符合中国国情的预防治疗方案写进诊疗指南,包括:对PCP肺炎的一级预防首选SMZ-TMP每天一片的中国方案;对体重小于60公斤的患者选用每天依非韦伦mg更小剂量组成减*保效的中国方案等;也是首次提出HIV感染的全程管理的理念并将其写入此版指南,这是中国学者对艾滋病研究领域的贡献。

一、诊断标准的更新

实验室诊断标准对18个月龄及以下儿童新增一项诊断标准:有医源性暴露史,HIV分离试验结果阳性或两次HIV核酸检测均为阳性。

新指南更细化了艾滋病期的诊断标准,包括成人及15岁(含15岁)以上青少年、15岁以下儿童的诊断标准。

二、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原则的更新

治疗用药方案:首选推荐方案为TDF/FTC+RAL或DTG等整合酶抑制剂(INSTIs);根据当地资源,如果INSTIs不可及,可以使用蛋白酶抑制剂(PIs)如LPV/r和DRV/r;对合并肾脏功能下降者,可以使用AZT/3TC。

注:AZT为齐多夫定;TDF为替诺福韦;3TC为拉米夫定;LPV/r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RAL为拉替拉韦;DTG为多替拉韦;PI为蛋白酶抑制剂;INSTI为整合酶抑制剂;DRV/r为达芦那韦/利托那韦;

三、成人及青少年初始患者抗病*治疗方案的更新

1.更新了成人、青少年和儿童的治疗建议时机,四版指南建议无论成人、青少年还是儿童,一旦确诊HIV感染,无论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WHO临床分期为何,均应立即开始治疗。

2.成人及青少年初治患者推荐方案为2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骨干药物联合第三类药物治疗。

骨干药物推荐选择替诺福韦(TDF)/阿巴卡韦(ABC)+拉米夫定(3TC)/恩曲他滨(FTC)、丙酚替诺福韦(TAF)+FTC方案,第三类药物可以为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或者增强型蛋白酶抑制剂(bPIs,如LPV/r)或者整合酶抑制剂(INSTIs);

有条件的患者可以选用复方单片制剂(STR)。

而年新指南在年推荐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新增内容包括:

(1)一线治疗推荐方案的骨干药物新增:TAF+FTC

(2)一线治疗推荐方案的核心药物新增:INSTI:DTG、RAL

(3)一线首选治疗加入了复方单片制剂:

①TAF/FTC/EVG/c

②ABC/3TC/DTG

EFV加入了mg剂量,EFV使用的建议为:体重60kg,mg/次,1次/d;体重60kg,mg/次,1次/d。(版指南)

相关自费药物说明书注意事项参考李辉时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