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21新健康(Healthnews21)原创作品
作者丨季媛媛
编辑丨徐旭
图片来源丨图虫
今年12月1日是第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为“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
自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第一次登载了5例艾滋病患者的病例报告后,人类已经与艾滋病抗争了0年。目前,全球艾滋病发病情况依旧严峻。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数据,截至年底,全球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为万例,年艾滋病新发感染者为万例。
中国的艾滋病感染情况同样较为严重。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年全国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为,是报告死亡数排名第一的法定传染病,排名2~5的分别是新冠病*肺炎、肺结核、病*性肝炎和狂犬病。
同时,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截至年10月底,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共10.5万例,突破百万。从年到年,在报告的所有艾滋病感染者中,超过95%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其中异性传播超过70%,男性同性传播超过20%。
如何才能打破艾滋病的现有发病情况?如何对艾滋病加强防治?近日,首都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张福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等表示,艾滋病现在被认为是全世界三大公共卫生问题之首。性工作者、男男、吸*者等都是艾滋病新发感染的关键人群。“作为HIV的专业医生二十多年,一方面,我们希望对患者实现有效治疗,能够让他们健康的活着,以达到功能性治愈的目标;另一方面,我最希望看到高危人群不再感染HIV病*,这也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
艾滋病治疗新药物有哪些变化?
尽管艾滋病新发感染人群庞大,但是从现有情况来看,患者对于艾滋病的认知并不足。根据中国疾控中心调查数据,中国HIV病*携带者仅有68%了解自己的病情,80%知情的患者得到抗病*治疗,91%获得治疗的患者体内的病*量能够受到抑制。对比全球“90-90-90”目标来看,我国仍有差距。
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药物的应用,艾滋病已从一种致死性疾病转变为一种可以治疗但尚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
据悉,目前高效抗逆转录病*药物可分为7类,包括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融合抑制剂、CCR5抑制剂和新型作用机制药物。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多款治疗艾滋病的新药上市。
今年1月,美国FDA宣布批准由ViiVHealthcare公司开发的Cabenuva(卡博特韦和利匹韦林,注射制剂)上市,作为治疗那些接受抗逆转录病*治疗后出现病*学抑制的成人HIV-1感染患者的完整方案。这是FDA批准的首个用于HIV感染成人患者的完整注射方案,只需每月给药一次。此前,年3月,长效针剂卡博特韦和利匹韦林在加拿大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上市的艾滋病长效注射方案。
Cabenuva是一款肌肉注射的长效抗病*疗法。它由两种有效成分构成,分别为利匹韦林和卡博特韦。利匹韦林是一款口服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卡博特韦是一款整合酶抑制剂,它的作用是抑制病*DNA整合到人体免疫细胞的基因组中。
FDA还批准了Vocabria(卡博特韦,片剂制剂)上市,在开始Cabenuva治疗前,Vocabria应与口服利匹韦林联合使用1个月,以确保在转换为缓释注射制剂前药物耐受性良好。
今年6月26日,葛兰素史克(GSK)在上海宣布,其抗艾滋病新药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片(商品名:多伟托)正式上市,该药是中国首个完整的、每日一次、单一片剂的艾滋病双药治疗方案。自年首个抗HIV药物在中国获批以来,GSK截至目前已有8款抗HIV药物获批上市。除此之外,艾滋病治疗四合一疗法也被广泛使用。8年8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吉列德捷扶康(艾考恩丙替片,即E/C/F/TAF)用于治疗HIV-1感染,使捷扶康成为中国首个批准的基于TAF/FTC、用于治疗HIV的单一片剂(STR)方案,也是中国首个获批的适用于成年和青少年HIV感染的含有TAF/FTC的完整方案。
与跨国企业相比,此前国产抗HIV病*治疗药物较为稀缺。直到前沿生物带来的注射用艾博卫泰(艾可宁)成功上市,国内艾滋病治疗领域才迎来新的变化。艾可宁是国家一类新药、中国首个治疗艾滋病的原创新药、全球首个长效HIV融合抑制剂,其于8年5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而在国产口服抗艾创新药方面,艾诺韦林与阿兹夫定走在了前面。今年6月2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江苏艾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艾诺韦林片(商品名:艾邦德)上市。该药用于与核苷类抗逆转录病*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成人HIV-1感染初治患者。艾诺韦林为HIV-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通过非竞争性结合HIV-1逆转录酶抑制HIV-1的复制。
国产其他产品还包括艾迪药业的ACC、天津扶素生物的西夫韦肽、上海药物研究所和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塞拉维诺、恒瑞医药SHR2等,其中进度最快的ACC今年上半年已经在国内递交上市申请,其余产品多处于早期临床阶段,距离上市还有一段时间。
在谈及艾滋病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时,张福杰介绍,近年来,艾滋病治疗药物进展不断、不断有新的治疗药物被批准使用,而这些新批准的药物主要特点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药物的单独抗病*活性大大增加,增加了至少一倍以上或更多;
二是药物*副反应不断降低,不再像过去的药物对于心血管、肝脏、肾脏、骨头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是新的药物耐药基因屏障更高。由于艾滋病的治疗还不能根除体内病*,患者需终生服药,如果患者漏服药物就容易产生耐药,而新的药物不易产生耐药;
四是新的药物在治疗方面非常成功,使患者寿命大大延长,这对患者而言是极大的好消息。
“但同样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即随着年龄增长,患者的共患疾病也会增多。尽管HIV病*本身得到了抑制,可即使在免疫功能得到恢复的情况下,HIV阳性发生心血管、肝脏、肾脏等非艾滋病直接相关的肿瘤比例也比HIV阴性的人群要高。为治疗艾滋病患者的其他疾病,患者会服用其他疾病的药物,过去的艾滋病药很容易与其他药发生相互作用,叫药物之间‘互相干扰’。新的药物由于代谢途径,药物相互作用方面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决。”张福杰说。
艾滋病离功能性治愈还有多远?
坚持规范治疗,HIV患者的生命长度和生活质量与常人无异。特别是通过规范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将HIV病*载量控制在非常低、甚至在体内检测不到的水平,当患者长期到达病*抑制后,其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与常人无异。
目前,国产抗HIV病*治疗市场入局者正不断增加,国内HIV患者有望迎来更多新的治疗选择。而随着更多创新药物的研发上市,HIV抗病*治疗的目标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单纯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