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介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读创今日荐书98岁黄永玉出版新版不给他
TUhjnbcbe - 2024/6/14 18:20:00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杨青

书名:《不给他音乐听》

作者:黄永玉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年:年10月第三次印刷

活得漂亮重要还是写得漂亮更重要?

这个两难之选到了黄永玉这里根本不是问题,因为他不仅活得漂亮,文字更是收获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一路跟随。

画得漂亮还是写得漂亮?在黄永玉这里同样不是问题。

一个画家在文字领域纵横驰骋,呼风唤雨,这份跨界的能力,或者说字画合一的能力,当真是读者的福气。

黄永玉的散文集《比我老的老头儿》和这本《不给他听音乐》都是年8月出版的,《比我老的老头儿》年10月已经是第五印了,《不给他听音乐》稍显下风,同期推出的是第三印。

《比我老的老头》封底印着这样一句话:

唉!都错过了

年轻人是时常错过老人的

故事一串串

像挂在树梢尖的

冬天凋零的干果

已经痛苦得提不起来

《不给他音乐听》中的《清沙湾灰阑》读完就是这种感觉,人的一生,波折重重,最后一句错了,让人哭笑不得,提都没法提了。

《不给他音乐听》第一部分是《流光五十年》,读过他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系列的读者会觉得特别亲切,里面提到的人和事,远去经年,作者再度返乡,那些遥远的人和事都翻了新篇。

作者说抗战时期,自己在福建厦门集美学校念书,书念不好,尤其是英文和数理化,几乎一筹莫展。半个世纪过去了,至今晚上梦到中学生活,还为做不出功课而满身大汗惊醒过来。但是国文和美术却是一流。

“学校有很好的图书馆,藏书内容那比一般功课深刻得多。我好像见鬼似的发现,将来长大要用的东西应是在图书馆而非在课堂。”

更难得的是英文老师破纪录允许这个英文学不好的同学在他的课堂上画速写。

“吴廷标先生给我揭示了一整套艺术生活的启蒙法则。”潇洒严肃、正统的法国留学生郭应麟老师的课堂让人既崇敬又害怕,一种美丽的害怕,尤其是女同学这么看。他给他们介绍了艺术中的另一世界,这个世界离我们颇为遥远,一种可望不可即的神圣的遥远。

28岁作者回北京,在中央美院教书,院长是徐悲鸿,书记江丰都是他景仰的人。他还给齐白石老人木刻版画刻过一张像,老人夸说“蛮像咧”,四十年后再看,作者不免小小得意。

作者虽然反对画国画的也学素描,但是他一个刻木刻的却系统地读了自然科学的书,森林学,地质学、气象学、动物学……了解他们共性和特殊性的规律,得益匪浅。他也鼓励学生这么做。做一个版画家,一辈子要和书籍打交道,爱书,受书的教益。

他让他们用形象的质感和结构发生兴趣,因为木刻艺术仅用平行线的光感来表现形象是单调而乏味的。

带学生下乡体验生活时(一次到了一下海边),要求他们反复地画船、缆绳、水罐、渔网、流、波和海和规律、山的结构、纵深关系、云、烟……所有这一切看得见的细节,不仅是搜集素材,还为了“背诵”,为了“储存”。

原来画画也需要背诵和储存。看到这里很兴奋,因为我一向觉得学生要多背诵,不是被强迫着不过脑地背,而是觉得文章好到想要背下来,就好像自己写的一样,可以脱口而出。

“我不欣赏学生模仿我的风格,但高兴他们赞成我的主张。”黄永玉原来如此教画。

原来如此,读这本书又发现了一个新角度,一个优秀的黄老师。受教了!

审读:喻方华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创今日荐书98岁黄永玉出版新版不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