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1/8 21:32:00
零食已经成了很多家庭的必备之物。显然相较于食物,零食的美味程度更高,食用起来也更便利。但调查显示我国儿童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这与儿童零食泛滥有着必然的联系:相比5年前,7至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毫升、毫升;乡村男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毫升、毫升;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3.7厘米、3.9厘米。这次春节年货节商品销售量大数据来看,宠娃家族们为孩子准备的各种各样的零食,已经占了年货市场份额中不小的一部分。特别是那些标注了儿童零食的商品,更是成了很多家长的首选。但市场上面多种多样的所谓儿童零食产品真的就安全吗?还真未必!零食只是孩子的辅助食物,但现在有不少孩子却将它当做了主食。尤其一些留守儿童,家里老人无法拒绝孩子的要求,经常被孩子要求购买零食,再加上一些商家打着“儿童零食”的旗号,号称含有成长必须因子,这让不少老人误以为零食确实有助于孩子成长。但我们都知道,零食里面所含有的营养物质远远达不到孩子所需数量,各种添加剂和消毒储存方法更是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很多家庭宠孩子,家里各个角落都放上了孩子爱吃的小零食,或者喜欢把零食当做给孩子的奖励,这反而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6类“雷区”零食要避开!孩子的生活既然离不开零食,那么如何在保障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家长通过细节避开那些雷区呢?雷区一:有安全隐患的食品不要选商家为了吸引孩子注意力,喜欢把各种不能吃的东西放在零食里混合,比如,零食袋里赠送的小玩具。我们都知道年纪小的孩子都喜欢把东西往嘴里塞,而大部分赠品都是塑料制品,它们安全和卫生都得不到保障。新闻中已经出现过不少孩子,因误吞食品包装里的赠品而出现呼吸道堵塞、窒息或者进入胃部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很多家长还是没有引起注意,不少人认为买零食送玩具很划算,殊不知其实是给孩子增加了风险。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年龄较小的孩子身上,既然此时孩子尚未有自保能力,我们家长就应该承担第一责任把危险排除,不选那些带赠送商品的零食给孩子。雷区二:色素、调味剂、防腐剂超标现在市面所售卖的零食越来越色彩斑斓,但越是颜色丰富,说明其中的添加剂越多,不夸张地说基本上每一种零食都含有添加剂。除此之外,零食的口感丰富得益于调味剂的使用。有的零食甚至直接脱离制作原料,而是用调味剂堆砌口感,这些调味剂是否安全还是个问号!虽然小小一袋的剂量不足为惧,但是长年累月下来很可能会产生质变。试想如果孩子常年累月都在吃这种色素、调味剂、防腐剂超标的食物,体内会积攒多少危险有物质?雷区三: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反式脂肪酸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天然的对人体是有益的,但人工反式脂肪酸却恰好相反。它有很多名字,比如被叫做食用氢化油、人造脂肪、人工黄油、人造奶油、人造植物黄油、起酥油。人工反式脂肪酸普遍存在在高温温炸和人造奶油类食品中,其中典型的代表有奶茶、咖啡、炸烤、甜点、薯条等食物中。这类有害物质会减少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并且还会诱发肥胖。其中快餐就是一个重灾区,随着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文化快速进入我国市场,不少青少年常年摄入这些反式脂肪酸,所以这些年来肥胖儿的比例大大增加。所以,那些包含反式脂肪酸的零食建议远离。雷区四:经辐射处理的食品辐射处理的作用只要是杀菌,方便保存食品,这种手法常用于干果的处理储存上。如果是在合理的辐射标准之内的食品,是可以安全食用的,我国已经有约三分之一的食品是经过辐射处理后的食品。但对儿童而言,还是建议少吃这种保质期时间长的食物。雷区五:糖、盐、油超标食品零食确实离不开糖、盐、油,毕竟只有重口味才更能获得大众喜爱。但临床数据显示,三高问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与这三者之间更是有亲密的关系。为什么年纪较长的人容易患有三高问题,都与前半辈子的积累有关。但现在随着孩子过早摄入高糖、高盐、油炸食品越来越多,一些老年病已经有了提前发病的趋势,所以这类食品也要远离。雷区六:无过敏源信息的食品少数孩子的过敏原很特别,需要父母在挑选零食时格外注意。一定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