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NS风甜品店复制黏贴般成堆出现的今天,那些散布在街巷的土味甜品开始让人回味。
这里的土味并不是贬义词,它代表着人们记忆深处便宜好吃的古早味,比起精致小份的西点,很多时候这些十几元就能购得一大袋的传统甜食更让人心生满足。
甜食使人快乐,便宜好吃的甜食使人更快乐!所以有了这份武汉土味甜品图鉴,加大份的快乐就掌握在你手中了!
分时段供货的老傅家糕点
粮道街中华路87号
人均14元
如果你是糯食爱好者,那这里就是你的圣地!他们家每天分三个时段限量供货(12:::30),这几个时间段来买品种是最齐全的,当然排队自然也少不了,很多人来来回回好几次才成功吃上。
他家主打的是北京名吃驴打滚,口味比较多但都是低糖度的,给人感觉安心又健康,吃起来更是香软弹糯。
除了驴打滚,水晶糕也不差,吃起来像是老糍粑,细尝还能吃出糯米的颗粒感,比驴打滚甜一些但也不腻人。
Ps:每周二店休,吃货们不要扑空哦。
馅料丰富的荷叶莲藕粉
兰陵路与鄱阳街交叉口东50米
人均5元
小时候经常能在街头看见冲卖藕粉的流动小摊,现在能寻着个固定出摊的实在难得。开在兰陵路巷子口上的这家算是比较好找的。
小推车上颜色丰富的配料和那缸年代感十足的古铜色龙头热水壶让人总忍不住要来上一碗。
阿姨手脚很是麻利,一冲两拌,一碗热乎的藕粉二三分钟就能拿到手。藕粉的配料相当丰富:红糖葡萄干黑芝麻山楂还有脆脆的玉米片,卖相虽然不讨喜,趁着热乎挖一大勺,粘稠拉丝,口感层次十足,酸酸甜甜特别好味!
每天只卖4小时的传统风味糖糍粑
操场角长堤街交汇处
人均2元
有谁能抵抗糯唧唧的甜食呢?这个卖糖糍粑的档口开在粮油店和水果店之间,只有一门之宽,每到下午2点才出摊,卖完就收摊,经常6点还没到就看见阿姨开始收摊了。
炸好的糍粑鼓鼓囊囊的,裹在糍粑上的红糖金灿透亮。因为是在油锅里就把糖裹上,刚出锅的糍粑还能吃出拔丝的感觉。
糍粑本身没有调味,糯糯的糍粑就着红糖甜度正好,也没有想象中的油腻,一口气一个完全没有问题。
武汉独一家的蟹壳黄
前进一路37号(时代美博城对面)
人均9元
这家店原先开在民主一街,后搬迁到了如今的店面,前前后后二十多年,只卖这一口正宗上海味。
蟹壳黄大小跟一元硬币相当,小巧圆润,金灿的像熟透的六月黄,外壳酥脆无比,芝麻香气浓郁。趁热吃时里头的糖桂花还未凝固,一口一个,满嘴余香。
藏着整颗红豆的泰国红豆酥
粮道街办事处胭脂路59号
开在粮道街的老式甜点铺子,馅饼糕点都有,招牌当然还是红豆酥。
与一般红豆味酥饼不同,他家的红豆酥里全是大颗大颗的红豆粒和板栗蓉。刚出锅的红豆酥喷香的很,里头的红豆存在感十足,比起红豆沙口感更加丰富。甜度稍有些高,喜欢吃甜的小伙伴应该会很喜欢。
打年货必去的老字号粤汉糖点
履坦巷18号胭脂山庄门面房胭子楼52号
人均30元
铺子不算大,种类真的多到挑花眼,各种老式糕点糖点在这里都能找到。
麻糖全是芝麻,吃起来薄脆不粘牙,酥糖软糯香甜不发齁,十分对味。
这些都是小时候过年果盘里的抢手货,现在有些超市还有卖,但大多不是那个味儿,好这口老味道的一定要来这家试一试。
路过必买的景福记
利济北路2号
人均16元
爱吃绿豆酥的肯定都知道景福记,这家每天定量出品,卖完就关门,有时候六点去都能吃到闭门羹。
店子里都是现做现卖,绿豆酥拿到手还是热乎的,分量十分扎实。酥皮干香,软糯的绿豆馅入口即溶,口感温和细腻,甜度也不高。
除了绿豆还有紫薯等多种口味,大多都十几元一斤,这种满足感是那些网红甜品店给不了的!
北方味十足的何记手工罐罐馍
长堤街号附近
他家的馍馍都是北方老面风味,品种不多,却有不少忠实追随者。
豆包是他家的一大特色,比拳头还大的豆包肚里满满都是自家调的红豆馅,绵软又能吃出红豆颗粒,透着股豆香,不似一般猪油红豆馅那股子死甜,配上有薄韧的老面,吃一口就知道平凡里真的能出美味!
一口吃回童年的李氏酥饺
前进五路38号
人均4元
现在能买到酥饺的地方不算多,水塔小吃街上这家算是比较好找的了。
一个个型似小油条的糯团下锅,待热油里扑腾的糯团炸至金黄后,起锅稍稍沥油,长木筷一夹,在糖粉里打几个滚,金黄的酥饺就成了型。
趁热一口咬下,外皮酥酥的,里头的糯团软嫩拉丝,不会过分甜腻,热乎的糯团弹润不粘牙,混着糖粉真是越嚼越香。酥饺对于武汉伢大概就是一口吃回童年的存在吧。
永远在排队的鞠氏黑芝麻糊
前进五路水塔消防队对面39号商铺
人均6元
小时候总是被逼喝各类养生糊的自己肯定想不到日后也有为它们排长队的一天。
来这排队肯定少不了,但速度还是蛮快的。卖的东西很简单,只有芝麻糊和花生糊。
黑黝黝的芝麻糊绵绸不腻,带着淡淡的甜味,芝麻的香气格外浓郁,和那小时候记忆里稠的噎人又甜到发齁的芝麻糊完全不一样。
花生糊比芝麻糊更加细腻甜润,入口毫无颗粒感,奶白奶白好似融化的白巧克力。
这家店还有个好处就是在芝麻糊和花生糊之间你无需做选择,来份鸳鸯,黑白一凑,两种滋味一口拥有!对芝麻糊抱有偏见的,一定要去试试这家,绝对让你爱上。
扎实养生的鑫姥姥仙豆糕
前进五路31号
人均12元
这家算是武汉为数不多能吃上仙豆糕的固定摊位了。
饱满的立柱体带着漂亮的虎皮,大老远就能闻见香气。
每个差不多就是正常糕点的大小,掂在手里分量却扎实的很。薄软的皮子裹着满满的馅料,口味也十分养生,绿豆红豆紫薯味道都很好,绵软的内陷透着谷物的甘甜,即使放凉了也很好吃。嘴馋的时候吃一个,也算是佛系养生了吧。
从四川火遍全国的柒个蛋烘糕
朱家巷粮道街号附6
人均8元
蛋烘糕原本是四川的名小吃,近一两年开始红遍大江南北,这家在武汉算是规模最大的一家了。
被称可包一切的蛋烘糕口味十分多,可甜可咸,但芝士玉米和奶油奥利奥这两个偏甜口味最受欢迎。
小锅烘出来的蛋糕皮子四周薄脆中部湿润松软,蛋奶味十足,再配上满满的馅料,层次口感都还挺丰富。由于是现做,等待时间有些久,值不值得特意跑来吃就看个人喜好了。
承载儿时回忆的梅花糕
纺织路1号华罗利广场门口夜市
人均3元
华罗利广场门口的小吃摊重新规划后这家梅花糕的摊子就在其中,摊位还做着别的生意,一晃眼很容易就错过了。
糕面上点缀着红枣葡萄干等一些简单的干果,味道还和小时候吃的差不多,刚做好的梅花糕外壳酥脆,一口咬下去,里头烫口的红豆沙甜滋滋的。放在今天,肯定不是什么精致美味,但是情怀致胜!
Ps:这里的夜市大概下午5点左右才会陆续出摊,想来的吃货们不要扑空哦。
更适合堂食的苹果妹手工冰粉
江汉二路号金宝大厦10楼
为什么适合堂食?因为分量多到一碗打包盒都带不走。从最开始的甜蜜蜜路口到现在的金宝大厦,位置更加难找,但排的队伍依旧是长长长。
手工制作的冰粉透明爽滑,嫩而不散,糍粑黏软细腻,再配上各式数不过来多少种的配料,分量足得快要已出碗边。看着这么一碗满足感爆棚的冰粉,已经开始期待夏天了!
老牌网红中的矮子馅饼
大成路与解放路交叉口(汉庭酒店楼下)
人均15元
矮子馅饼在武汉算比较常见了,但大成路这家生意一直是最好的。不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武汉本地人,路过都要捎上几盒才甘心。
口味的选择也比较多,有芝麻桂花椰蓉豆沙等,经常拿到手还带着温热,薄脆的饼皮酥的直掉渣,里头的馅香浓细腻,味道都不差。
这家是按称重来卖,一盒大概在十元出头,口味还能随意拼搭。价格实惠又新鲜,馅饼生意能红火这么久不是没道理。
蛋挞只卖一元的百香林
多家分店
人均13元
如果走在街边能闻见浓郁的奶香味,那么八成方圆20米内就能找到一家百香林。
每次经过他们家,那个装甜点的胃总是蠢蠢欲动,何况还有只卖一元的蛋挞,十几块钱承包各类糕点在他家不是梦,性价比真的超高。
小泡芙个头不大,里头的奶油挤的很满,吃起来略带微微的咸味,连吃几个都不会腻。
肉松小贝比起鲍师傅稍微差些,但是便宜呀!而且味道也不赖。
“虎皮独秀”的宫廷糕点
广八路94号附汽水包旁
一家专卖老式糕点的店铺,很多爹爹婆婆来这买枣糕和原味蛋糕,年轻人们则都盯着他家的虎皮卷。
表面的纹路很漂亮,蛋糕体软乎乎的一点也不发干,再配上层层饱满的酱,口感特别好,就是吃多了会有点些腻。
枣糕在年纪稍大的圈子里吃得更开,不过喜欢枣味儿的真的可以试一试,他家的枣糕红枣味儿特别浓郁,糕体扎实,湿润不发干,拿来赶着过早也行当不错。
跨越年历史的汪玉霞
大智路吉庆街1楼商铺
人均37元
从年至今,这家武汉百年老店的传统中式糕点一直深得人心,尤其是有些年岁的爹爹婆婆们,没几个不是他们家的粉丝。
店里点心的品种相当齐全,最出名的绝酥和香草老式蛋糕都很不错,绝酥外皮酥馅香甜,风味传统又正宗。
老式蛋糕蓬松不噎人,鸡蛋香气浓郁。
头牌老字号之一的冠生园
人均25元
这家冠生园就开在汪玉霞旁边,同为老字号招牌,味道也是不相上下。
纯手工制作的中式糕点是他们家的特色,绿豆糕京果一口酥……基本上能想的上名儿的老式点心在这儿都能找到。
不喜太甜的可以试试他们家的牛奶蒸蛋糕,口感湿润绵软,糕体嫩的入口即化,奶味和甜度都正好。
桃酥中最能打的鹰谈酥江西桃酥王
江汉路步行街号江汉三路口
江汉路上的铺子换了又换,独这家小店开了这么多年生意仍旧红火。
铺子虽小,各类糕点种类也蛮齐全,基本没有什么雷品。
他们家的桃酥最受老一辈欢迎,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们都是大袋大袋的称斤买。
泡芙或是肉松小贝就更招年轻人喜欢,如果口里寂寞,路过这买点小食打发时间还挺合适的。
被赞为食中隽品的稻香村
中山大道江汉路地铁站F出口大汉口美食城一楼
人均39
这家稻香村最早起源于苏州,据说制作糕点的手艺都是师徒间代代相传而来。
这里的糕点种类丰富,很多品种是别处难寻的。
他们家的牛舌饼算是名声在外了,入口即化的酥皮裹着咸甜的椒盐内陷,看似普通吃起来总让人不停口。
另一个明星产品山楂锅盔好评也挺高,老披着老式的外皮却有讨人爱的味道,松软的饼子配上甜中带酸的内陷,空口吃也不会很腻。
你还有哪些私藏的土味甜品?
赶紧留言互相种草吧~
编辑/月底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