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起,国人似乎把传统节日都过成情人节,端午节与另一半逛街、互送礼物;中秋节与另一半逛街、互送礼物……早已没有传统节日本有的“样子”。
七月初七七夕,很多人眼中的中国情人节,更是深得“情侣们”喜欢(专家已证实,七夕节不是中国的情人节,而是一个女人的节日),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等,最初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相传七夕当晚,妇女向天上织女星乞巧,会更聪慧、心灵手巧。
时光荏苒,移风易俗,七夕不仅是个“女人节”,与读书人、官场者也是关系重大,所以,七夕别顾着约会,七月七拜魁星,学业事业平步青云。
魁星
魁星是中国古代星宿名称,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旧时,几乎每个城镇都有魁星楼、魁星阁,可见魁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关于魁星的形象也是颇有意思,魁星可不是一副文绉绉的书生样,“魁星”的“魁”字,左边“鬼”右边“斗”,寓意“鬼”抢“斗”,因此魁星被赋予一副张牙舞爪的形象。
魁星头长两角,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左手持墨斗,右手握朱笔,意为用笔点定中状元人姓名,右脚踩大鳌头,意为“独占鳌头”,左脚扬起后踢,呼应“魁”字右下的一笔大弯勾,脚上是北斗七星,意为“魁星点斗”。
七月七拜魁星
据传魁星手上的笔专门用来点取科举士子的名字,一旦点中,文运、官运随之而来,农历七月七是魁星诞辰日,因此古代文人学子们在七月七这天,摆设贡品拜祭魁星,举行魁星宴,表达对魁星的敬仰,祈求“魁星点斗,金榜题名”。
七月七拜祭魁星流传已久,直至今日,不少人依然前往魁星楼、魁星阁等供奉魁星的地方,许下自己学业、事业顺利的美好心愿。
拜魁星的讲究
拜魁星有讲究,首先准备魁星图一张、茶、酒、金纸、鞭炮、三盘干果(桂圆、榛子、花生,分别代表状元、榜眼、探花),贡品朝北摆放(魁星是北斗七星中成斗形的四颗星),祭拜完毕,魁星图与金纸焚化,点燃鞭炮,仪式结束。
无论何时何境况,人总该怀有希望,不管祭拜魁星或其他神明,皆是如此,让神明见证我们为实现愿望时的努力,分享梦想实现的欣喜如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