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啥补啥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不确切,也不够全面。例如肝含蛋白质、脂肪、胆固醇、铁、钙、维生素A等,据称具有养血、明目、补肝作用。所谓补,还是通过均衡吃含有各种营养素(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的食物,即可达到目的,不一定吃啥补啥,诸如鱼、肉、牛奶、蛋、蔬菜、豆类、各种水果、干果、香菇、木耳等,均有较好的营养。
其实,不管吃啥,都通过胃肠消化,蛋白质变为氨基酸,脂肪变为脂肪酸及甘油,碳水化合物变为单糖(葡萄糖)而被吸收,在肝内再合成人体需要的蛋白质、脂肪及葡萄糖与肝糖原、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吃什么,可以适合各人的不同需要。但总的来讲,不必局限于吃啥补啥。
冬天我们该怎样调理饮食?
(1)坚持杂食。因为冬天人们大多偏嗜肉类、鱼虾、蛋品、糖等高热量食物,粗粮、蔬菜、瓜果吃得少,所以品种多样、粗精搭配、荤素兼食仍十分必要。否则,易使人发生便秘、口角炎、牙龈出血、缺铁性贫血等疾病。
(2)适当进补。寒冬腊月,一般人可适当多吃些栗子、大枣、糯米、羊肉、牛肉、狗肉、鸡肉、鸽肉、鹌鹑蛋、鲢鱼、辣椒、洋葱等性热御寒的甘温或辛热食物。
(3)趁热进餐。顺应中医“天人相应”说,即人体必须与天气、时令、环境相适应。冬日饮食宜于饭菜烹熟之后,趁热进餐。
切记注意哪些食物相克呦?
许多食物由于相互间组合不当或寒热性相差太大的原因而同时食用,便出现营养价值降低,甚至引起疾病,这便是所谓食物中的“相克”。
谷类、肉类、鸡、鸭及各种蔬菜中都含有铁质,吃这些食物时,不宜同时饮用含有丹宁酸的咖啡、菜叶和果酒,否则会降低人体对铁质的吸收能力。
牛奶、酸乳、乳酸含有丰富的钙质食物,不宜与黄豆、菠菜一起进食,因菠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会阻碍人体对钙的吸收。
铜是身体制造红血球的重要物质,平时可从鱼类、硬壳果、动物肝脏及鸡蛋等食物中吸取,但如果把它们和含锌量很高的食物,如瘦肉混合食用,会减少人体对铜元素的吸收。
另有些食物寒性热性相差很大,如羊肉与西瓜、香蕉与芋头、甘草与鲤鱼、皮蛋与红糖、豆腐与蜂蜜、黄瓜与花生、芥菜与兔肉、狗肉与绿豆、柿子与螃蟹、鸡蛋与消炎片,食用这些食物,最好错开时间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