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阻断药,也称暴露后预防用药,英文名称PEP。
在发生高危暴露行为72小时内,它可帮助人们有效阻止HIV病*感染。
发生意外后,可以用HIV阻断药避免感染。但PEP在中国的普及率不高,即便大城市的艾滋病高发群体,也并非人人都了解。
1
艾滋病暴露者需要预防用药
艾滋病暴露分为职业暴露和非职业暴露。
艾滋病的职业暴露是指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或者其他工作过程中,当工作人员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HIV感染高风险的情况。
在发生HIV职业暴露后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不超过24h;即使超过24h,也建议实施预防性用药。
艾滋病的非职业暴露是指发生与职业无关的可能感染HIV的危险行为。如未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与注射吸*者共用针具等行为,在发生HIV非职业暴露后应该在48~72h内进行阻断用药。
越早服用阻断传播效果越好。
2
艾滋病阻断药有哪些?目前常用的药物组合是什么?
艾滋病阻断药和抗病*药物是一样。目前许多权威指南都推荐三联药物阻断,在我国,虽然指南上还没有做出调整,但常用方案也都是三联了。
首选的阻断方案是:
拉替拉韦(整合酶抑制剂)联合思曲他滨(核昔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替诺福韦(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另一种阻断方案是用克力芝或者依非韦伦代替拉替拉韦,与恩曲他滨和替诺福韦一起服用。
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禁忌症,经济上允许的话,用拉替拉韦方案阻断最好。一天两次,一次一片。这种方案的副作用非常小,服用之后基本不会出现不舒服。
但如果经济条件稍微差一些,可以用克力芝方案,一天两次一次两片。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大。
目前在我国,这两种方案基本上适用于所有人,在药物选择上,不同人用的阻断药有所不同,主要是根据自身条件决定的。
3
服用阻断药之前.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般来说.服用阻断药之前,需要做两个方面的检查:
一方面是在用药前先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用来评估能不能用药,以及用药的安全性,并确定用药后什么时间需要复查肝肾功能、需不需要增加随访次数等;
第二方面,因为梅*、乙肝、丙肝等疾病与艾滋病有相似的传播途径,有必要筛查患者是否也感染了这些疾病。
4
艾滋病阻断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拉普拉韦方案的副作用比较少,可能会偶发皮疹。但几率非常小;
克力芝方案的副作用相对要大一些,会起皮疹,但以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乏力、厌食等)为主;
依非韦伦方案除了会带来头痛、头晕等不舒服,我国还有约7%-8%的人有原发耐药,限制较多一些。
当出现这些情况时,不要太担心,医院,由专业医生判断后进行对症处理。
但是,很多人还是会害怕,担心这会不会是感染了HIV病*的早期表现。确实,艾滋病早期也可能出现皮疹或者其他不舒服的衰现,与药物副作用很难区分。
但出现不舒服最好不要多想,因为这样只会徒增心理负担。在此期间,只要安心用药,等过了窗口期做相关检查,有没有感染一查就明确了。
5
如果副作用实在难受,可以适当减药、停药吗?
如果出现不舒服了,可以找医生,医生会帮你想办法,但自行减药、停药是绝对不可以的。
阻断的成功率与有效稳定的血药浓度关系紧密,减少剂量或暂停用药会破坏血药浓度的稳定性,大大降低阻断成功率。
因此,一定不要轻易减药、停药,否则很容易导致阻断失败。
6
不小心晚服、漏服药物,该怎么办?
我们平时吃药很难做到一分钟不差,但是相差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尽量在固定时间服药,使血药浓度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波动。
如果确实有事情耽搁,漏服了药物,只要没有超过服药间隔时间的一半,就需要立即补服。
像拉替拉韦方案和克力芝方案都是12小时服药一次,如果在6小时之内想起来了直接补服就好。
如果超过了服药间隔时间的一半(如例6小时),就不要补服,等下顿按时按量用药就好。
7
艾滋病阻断药需要吃多久?吃完一疗程还需要再吃吗?
阻断药一般服用28天。
有研究数据显示,短于28天,阻断成功率会大受影响,大于28天则没有必要,之后做好监测和检查就可以了。
“谈艾色变”是每个接触艾滋人的心理禁忌。无论是职业或非职业接触,都需做好预防工作。
无论什么原因,只要发生了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都需及时服用阻断药物,通过服用“后悔药”,最大限度的避免自己感染上艾滋病。
有了艾滋病阻断药物,是不是以后就不用怕被感染了。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尽管疗效显著,但是服用阻断药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在此期间,服药者会出现多种药物副作用,如腹泻、恶心、头晕等多种症状,也不能自行断药。
作者/编辑:周小慢
文章参考相关文献,配图来源于网络
o周小慢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