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年12月1日迎来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艾滋病日宣传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呼吁社会各界携手应对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病挑战,共同抗击艾滋病,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精准检测是感染性疾病防控的重点与前提,核酸检测方法相较于免疫学方法可以缩短HIV病*一半的检测窗口期。年,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防中心牵头联合我国11家艾滋病防治单位修订的《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感染诊断》将核酸检测从既往的儿童诊断扩充到对所有人群的诊断指标。
一、目前HIV流行情况如何?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最新发布的《全球疫情报告》显示,每天约有名新增艾滋病病*感染者,1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约有人(47%),约31%为年轻人(15-24岁),约19%为年轻女性。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新增艾滋病病*感染者中有四分之一以上是年轻人(15至24岁),艾滋病防治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
二、目前艾滋病临床与治疗进展如何?
距离第一例艾滋病病例被正式报告已过去39年,“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是全世界目前仅有的两位已实现“功能性治愈”的艾滋病患者,第3位“圣保罗病人”也正处于观察阶段,虽然我们看到了艾滋病患者治愈的希望,但大部分的艾滋病患者仍需终身服药。随着艾滋病诊疗水平的发展,艾滋病已经成为慢性病,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坚持服药,生存时间可以接近预期寿命。因此及时早期检测发现HIV感染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病*载量对于艾滋病尤其重要。
三、哪些情况下需要做艾滋病耐药检测?
HIV耐药是导致艾滋病抗病*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艾滋病耐药检测我们要了解的哪些内容呢?
一、推荐有条件的患者在服药前做耐药检测。没有条件,服药半年查病载,病载检测不到,不用做耐药。
二、服药半年后,病载大于,建议做耐药检测。
三、治疗半年后,病载大于小于,可以进行超敏方法检测耐药。
01
什么是艾滋病耐药
也称艾滋病病*(HIV)耐药,是指由HIV遗传变异引起的、对抗病*药物抑制作用敏感性降低或不敏感的现象。
02
艾滋病耐药从何而来
(1)直接感染当感染的*株为HIV耐药*株时,即发生了原发性耐药,也称传播性耐药。
(2)药物选择HIV是一种复制速度快且极易变异的病*,在没有抗病*药物时,HIV耐药突变株会随机出现,但没有复制优势,不会在体内积累;在抗病*治疗时,当药物浓度不足时,HIV复制不能被完全抑制,HIV耐药突变株的复制优势会显现出来,继而耐药突变株逐渐积累增多,从而产生继发性耐药,也称获得性耐药。
03
艾滋病耐药如何检测
(1)基因型检测通过测序或基因芯片杂交等方法,检测HIV基因组中是否有耐药相关突变。基因型检测通常使用测序法,检测流程如下:以HIV的基因组RNA为模板,逆转录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测序获得HIV基因序列,与野生型序列进行比对,判断是否有耐药相关基因突变,再通过耐药数据库的算法关联耐药程度。样本类型可为血浆和干血斑。
(2)表型检测又称体外药敏实验,以50%抑制浓度(IC50)来表示,将待测*株与野生型*株的IC50比较,通过倍数改变(Foldchange,FC)来评估耐药程度。待测病*可为直接从感染者体内PBMC中分离培养的病*,也可为含感染者HIV基因的重组病*。
04
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如何看
(1)耐药突变的表示方法:耐药突变是HIV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变化,但采用氨基酸的变化来表示,格式如下:野*株的氨基酸+氨基酸的位置+突变后的氨基酸,如KN,是HIV逆转录酶的第位氨基酸从赖氨酸(K)突变为天冬酰胺(N)。
(2)耐药解释系统:指具有耐药程度算法的数据库,通过算法可将耐药突变结果转换为耐药程度。例如,在应用较广泛的StanfordHIVdb耐药解释系统中,KN突变的耐药程度为对奈韦拉平(NVP)和依非韦伦(EFV)高度耐药。
05
HIV耐药检测的注意事项
(1)检测时机:由于HIV极易突变,当耐药患者停药或中断治疗时,体内没有抗病*药物时,野生株的复制优势显现并逐渐积累,最后将检测不出耐药,因此耐药检测的最佳时机为患者正在抗病*治疗时,或中断治疗一个月内。
(2)警惕样本间交叉污染,检测过程中需要设置空白和阴性对照,并通过序列进化树分析,排除交叉污染。
(3)未检出耐药突变时,不排除比例较低的耐药*株存在。这是因为当耐药*株在个体内病*准种中的比例低于10~20%时,利用Sanger测序法通常检测不到其存在。
01
制药巨头辉瑞总结的多个上市药物的合成路线尽在此02
史上最全!中国,美国癌症靶向药物重磅汇总!覆盖27类癌症03
新冠疫苗比较:上市时间、类型和价格04
外媒麦肯锡评出"全球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