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艾滋病流行30多年来,全球都在努力寻找对抗HIV的有效措施,但目前还没有发现治愈艾滋病的方法
全世界仍无预防艾滋病病*感染的疫苗问世。虽然我们目前还未能与艾滋病说再见,但我们可以了解并正确对待它。从每一个小我做起,掌握预防知识、拒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众所周知
艾滋病病*可通过
性接触、血液和母婴
三种途径传播
据统计,儿童和婴儿艾滋病病*感染者中,有90%是通过母婴传播途径获得,而全世界50%的艾滋病病*感染者是生育年龄妇女,增加了母婴传播的比例。
因此母婴群体不可避免成为艾滋病的易感人群,预防艾滋病的母婴传播不容忽视!
婚前检查孕前准备孕期检测与保健产时预防产后合理喂养此外,孕期、产时及婴儿出生后,应遵循医生指导规范服用抗病*药物,越早用药、按时规范服药是艾滋病母婴阻断成功的关键,擅自停药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同时要及时完成儿童早期诊断与随访,按时进行儿童保健,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并避免感染妈妈的血液接触宝宝破损的皮肤,这样才能尽最大可能来保护宝宝的健康成长。
由此可见
艾滋病母婴传播
是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阻断的
因此提倡婚前、孕前体检,按时孕期保健
有高危行为的人员要主动检测与咨询
HIV阳性的孕妇要早治疗、早干预
才能拥有健康的宝宝
温馨提示在我区居住的孕妇孕期首次产检时均可免费享受一次“三病检查”(包括艾滋病、梅*和乙肝检测与艾滋病咨询服务)
关于艾滋病母婴阻断
你还需要了解这些*策法律
艾滋病虽然对健康影响巨大,但是面对艾滋病患者,我们也大可不必敬而远之。
离开人体后,艾滋病病*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
诸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共用卫生间、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咳嗽、打喷嚏及蚊虫叮咬等一般接触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因此,我们不应歧视每一位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
预防艾滋病
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
来源:义乌市妇幼保健院
感恩有您一路同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