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开始,
同学们都陆陆续续地踏上了上学的路。
而对于很多第一次踏入大学校园的学子,
相信未来都会迫不得已地面对很多第一次。
第一次背着大堆行李背井离乡,
第一次见识到宿舍居然能这么破,
第一次碰到能一个月不洗澡的舍友。
但是,
这一切同时也意味着……
春心萌动不可避免,
但疾控君在此温馨提示同学们:
要时刻注意提防某个隐藏在校园里的黑手
??
艾滋病!
1
象牙塔?艾滋病?
学校、艾滋病这两个并不应该在一起的词语,是如何关联在一起的?
从比例上来说,学校绝对不是艾滋病的重灾区,学生感染人数所占比例较小,但是学生的感染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过去几年,我国新发现学生艾滋病病例人数的年增长率为30%~50%,反映出艾滋病正不断向学生群体蔓延,象牙塔不再是艾滋病安全区。
7月31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组刘中夫主任回答记者关于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问题时表示,15到24岁之间的青年学生近年每年报告发现病例一般在例上下。
2
放纵的背后
01
性知识缺乏
性教育在我国一向是不被重视的话题,使得正值性懵懂的青年学生缺少必要的性安全知识,认为男男之间并不需要安全套,导致男男群体成为校园里感染艾滋病最高危的群体。
02
性观念开放
如今青年学生们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在一项针对多个城市的大学生调查中,有67.1%被调查者接受婚前性行为。
03
高校性教育滞后
虽然近年来教育与卫生部门对于在校学生的性教育越来越重视,但与管理宽松的大学生活相比,性教育相对滞后,使得大学生防艾形势进展缓慢。
04
社交媒体多样化
随着各种社交平台的兴起,青年学生们的交友方式愈加丰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