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地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妇幼保健院。
年7月,姜梅怀孕几周后到宜宾市妇幼保健院抽血建卡,被诊断出患有梅*、HIV(艾滋病病*)抗体,待确诊。但血液检验报告单家属却一直没收到,直到妻子临产入院后医生才发现血液检验单缺失。
年2月20日,临产的姜梅住进宜宾市妇幼保健院,选择剖腹产让女儿降生。住院后不久,进行一次抽血检查。
年2月21日,姜梅产下女儿;但被告知之前的血液检查结果可能有问题,疑似梅*和HIV抗体阳性。
年2月24日,疾控中心发出检验报告,结果显示为HIV抗体阳性。
年3月2日,姜梅从疾控中心取得报告。
无疑,一个HIV感染者的确定,意味着一个不幸个人、不幸家庭的产生。更何况是一个HIV感染的婴儿降世,注定无辜的孩子悲惨的命运和人生,更加重了悲剧的色彩。
在此,我们无需纠结女主人翁姜梅是如何感染HIV的(其丈夫后来检测梅*、HIV均为阴性),这也无从得知。作为医者,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无疑相当于再次敲响了警钟:检验及临床工作无小事,须且干且谨慎!
当事的妇幼保健院更应查找原因,深刻反省,改进工作,确保质量!
汇集目前的信息,小编对此事件有几个问题,请大家一起探讨、寻求答案。
第一,年7月姜梅到该院查血建卡,当时已经发现梅*及HIV疑似阳性。当时难道没走HIV确诊程序:一般是通知患者再次抽血,并登记详细信息,然后送至当地疾控中心进行进一步检测。难道该院没建立或执行该流程?
第二,假设建卡时,院方没再通知姜梅抽血,而将第一次抽的血标本送至疾控中心,那么结果呢?
第三,从年7月至年2月间近7个月的时间里,一次次复诊、检查,为什么接诊医生都没有发现检验结果缺失呢?
第四,在年2月20日第二次采血检查,似乎是检验科一次采血检测后,即将标本送至疾控中心检测。送检的时间为2月22日,为什么与标本采集时间有一天的间隔呢?
第五,疾控中心发报告的为2月24日,为什么患者姜梅知道3月2日才拿到结果呢?
目前,卫生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希望真相早日水落石出,以便让我们知道问题所在,借以审视和加强自身的工作,防止类似的悲剧发生。
伟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