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3日
科学家又找到了一个被功能性治愈的艾滋病人“伦敦病人”,这是继“柏林病人”之后全世界的第二个!
这里的治愈并非是根治,由于艾滋病短期内无法达到彻底治愈,科学家于年提出了功能性治愈的概念,即停止抗病*治疗后,患者体内的HIV病*持续低于检测下限,同时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机体免疫功能保持正常。艾滋病从发现到现在已经过去40年,到今天艾滋病已经可以用药控制,治疗领域也出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但最让人关心的问题是:我们离攻克艾滋病还有多远?需要面对什么困难?
—困难1—
病*存储库难以清除
艾滋病病*(简称HIV),作为一种RNA病*,必须依赖所人类的宿主细胞才能够顺利完成自我复制。在抗病*药物的治疗作用下,病*在受感染细胞中一旦启动复制,就会被药物识别并杀死,但是,有些受感染的人体细胞具有相当长的寿命,细胞内的病*会在药物作用下长期处于一种休眠的状态,形成了潜伏感染,这些休眠细胞就是“病*储存库”。
抗病*药物虽然可以抑制病*复制,但对于储存库细胞里头的潜伏病*却无能为力,只要治疗一旦中断,休眠的储存库细胞可随时被激活,病*很快就会再次活跃复制、卷土重来。更让人头痛的是,储存库细胞的自然清除最长需要六七十年时间。所以,HIV感染者一旦开始治疗,就需要维持终身。激活杀伤策略是清除储存库的策略之一,遗憾的是,在临床研究中尚无相关的尝试。
—困难2—
免疫治疗无法长时间抑制病*
HIV表面蛋白被人类自身的糖类所覆盖,使HIV病*可躲避人类免疫系统的识别。由于HIV表面蛋白的变异性,使HIV疫苗的设计成为一个巨大的难点。传统的疫苗策略很难诱导出具有保护性的抗体。
科学家尝试从少数“精英控制者”(这些人群即使不服药也能自发控制HIV病*而不会发病)体内筛选有效抗体的研究,只能达到3个月至半年的控制病*效果。现阶段不论是疫苗还是抗体的研究,尚没有一个抗体达到持续的病*抑制效果。
—困难3—
干细胞移植与基因疗法疗效不确定
用干细胞移植方法来治疗艾滋病,理论上,供体的干细胞产生的淋巴细胞能有助于清除病*储存库;实际上,研究无一例外出现了病*的反弹。之后,科学家尝试让移植的干细胞具有抵抗HIV病*的能力,结果出现了世界第一个被治愈的艾滋病人“柏林病人”。
然而,“柏林病人”的成功不可复制,奇迹难再现,骨髓移植也始终被认为是一个损害太大的方法,只有在最后关头才会被考虑。基因编辑技术除了存在很多伦理问题,目前只限于动物实验,临床研究能否成为安全可推广的方法,目前仍是未知。
从以上可以看出,要攻克艾滋病仍存在巨大挑战,目前仍没有一种安全有效且可推广的方法来实现功能性治愈。也许在不远的未来,就能实现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突破。。
套用一句非常官方的话:
关爱自己,关爱他人。
预防艾滋,人人有责。
撰文
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防制所
美编
蜗牛
图片
来源于网络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