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纳谈e刻与刘勇老师的一次谈话下
TUhjnbcbe - 2021/8/2 17:31:00

千呼万唤始出来

本期的“纳谈e刻”下篇闪亮登场

快来看看我们的小e记者和刘勇老师

还聊了些什么吧?

(由于篇幅较长,本次采访分为上下篇放送)

上篇指路??

个人介绍

教育经历:

/06-/06,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理学博士

/06-/06,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理学硕士

/09-/06,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系,化学专业,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06-/06,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后

/07-至今,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副研究员

所在课题组:

殷黎晨教授课题组

联系方式: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号,-

邮箱:liuyong

suda.edu.cn

代表性研究成果:

自年以来,在化学、材料和生物医学等各类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部分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文章发表在Chem.Soc.Rev.,ACSNano,Adv.Funct.Mater.,Adv.Health.Mater.,ActaBiomater.,Nanoresearch等杂志上。

主要研究方向:

1.氨基酸NCA的可控聚合以及聚多肽的高性能化;

2.二级结构可调控的聚多肽及其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

3.纳米仿生结构的自组装构筑与多功能化

访谈内容

Q:科研之余有没有一些爱好?这些爱好有什么积极影响?

问到科研之余有没有一些个人爱好,刘勇老师认为科研之外有一些自己想从事的爱好是非常必要的,提到他在国外(荷兰)的时候,经常会出去跑步,当时居住的小村子到圣诞节的时候有一个“Satanrun”的活动。是什么呢?“所有的人穿着圣诞老爷爷红色的衣服,围着他们的小村子跑两圈,大概是五公里多,晚上跑。”刘勇老师回忆道,“那个时候氛围就特别好,能让你得到很多放松。因为你一旦到那种群体里面之后就会有一种欢乐的感觉感染你。”

令我们惊讶的是,刘勇老师还提到以前在国外的时候他们的教授团队,自己有一个乐队,还出过专辑!“科研之余吧,各种兴趣还是要发展起来。我有的时候喜欢写写字,钢笔字或者毛笔字,对于科研的话这种放松是非常有必要的。”

Q:为什么在取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又转向了研究生物医学方向?

对于这个问题,刘勇老师这么回答:“你在科研过程中往上走这个金字塔尖越来越小,路越来越窄,而科研的路,也是需要更多筛选之后才走的。而选择某一条路的依据就是能够解决什么科学问题。”刘勇老师之前在读物理学博士时研究的是高分子材料,而在博二的时候有机会去国外做交流,就是在那里他和他的团队因为耐药的医院里面分离出来的耐药细菌有60%多的现实,想到针对耐药细菌做科学研究,并且希望把高分子材料应用到里面去,从而产生了科学问题,并且转向生物医学方向,为之而奋斗,并且在这个领域获得了非常好的发展。

参加马拉松的刘勇老师

他还提到,选择方向另外一个依据是热点和国计民生,他之前在COVID-19爆发的阶段也尝试着用纳米技术去克服这种疾病,也尝试着用来攻克癌症和HIV。国计民生应该始终作为科研的出发点。

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在科研的整个体系中,大家通过材料的组合添加形成着更加复杂的体系,如果不注重应用,会离现实和产业化越来越远。”所以最终做生物医学方向。

Q:您在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方向都有所研究,有什么建议想和我们大二将要面临分方向的同学分享吗?

刘勇老师在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方向都有所研究,他有一些建议想和我们困惑于选择方向的同学分享。首先他提到物理方向可能就会有更多偏向于基础性的研究,化学的话可能就是属于稍微中间的研究,但生物方向“可能是属于一个更加交叉的这样的一个领域的范畴”。

海外学习期间的刘勇老师

说到选择的话,刘勇老师认为还需遵从我们的内心。“我个人不给出偏向性的建议。只能是尊重你个人的一些选择,不是说我非得把你们拽到做生物去,然后其他方面就不好。偏向实际一些说,物理方向出去找工作的话其实也能找得非常好的。”刘勇老师诚恳地说道。

Q:您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论文,您认为发表高水平的论文需要哪些品质呢?

对于这个问题,刘勇老师笑着给出了答案:“我认为运气是主要因素。”,老师认为能发表高水平的论文这个原因非常丰富。”刘勇老师认为最开始不要把这个影响因子看得太重,怎么能引发这种“导火线”,把握好运气很重要。

刘勇老师发表的论文

对于如何发表高品质的论文,刘勇老师还有一些独特的看法:“你们对一些非常反常的现象要非常

1
查看完整版本: 纳谈e刻与刘勇老师的一次谈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