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22日,复试中有全英文的问答环节该怎么准备?
22
2月
本文是小刀的第8篇医学考研原创文章,预计阅读9分钟。一定要置顶/星标小刀医学考研哦,贴心的指导,让你多快好省的赢得医学考研初复试;暖心陪伴,让你全程不再孤单,等你O(∩_∩)O~
复试全英文问答怎么准备?一个方法全搞定!
小刀提醒本文主要内容:1、英语在医学领域当中的重要性;2、考研复试全英文问答的准备策略
年11月26日,距离19考研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是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双胞胎婴儿。这一事件也出于严重的伦理问题一时之间引发了科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强烈的质疑。而很多人在质疑该教授伦理道德时,有些人翻出了这位生物学教授在一些学术论坛的讲话,有些人说他是在国外混日子的教授,因为他们指出“曾有多年留学经历的贺教授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出现了「发音不准」、「磕磕巴巴」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国内医学领域的教授的英语水平究竟如何?以及如何准备复试英语问答的方法论?
关键词:口语正音(Fr)
01
大部分导师的英语听说水平并非很好!
医学领域虽说已经是门槛相对较高的一个领域了。医院的医生,除了需要看病救人以外,往往需要做科研、发文章,到达一定年限还有可能需要出国进修、交流技术经验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英语。而在国内,英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科研的大头。在国外,听说能力也必不可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医学名校在即便是你没有文章的情况下,因为你英语能力突出很可能就会欣然接受你。也是为什么这些学校在复试这一环节经常会设置英文的自我介绍、或是英文的问答环节的原因。
然而,看似是papr各种发,经常参加国外学术会议的教授们英语能力真的很好么?
NO!准确的说,很多教授他们年轻时学的是哑巴英语。在以注重写作和阅读的科研这方面,他们并不会感觉到很吃力。然而,一旦换了场景,即便是外出进修1~2年的导师们,英语的听说能力未必很好。那么听说能力不好,怎么在国外会议发表演讲呢?一个秘诀就是,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中已经熟悉了各种专业词汇,因此只需要提前把自己要讲的写出来,或者把这些专业词汇插入到自己熟悉的句型当中,就可以毫不费力的完成一场汇报。
事实上,很多中国学生在考托福雅思口语环节时也是如此准备。提前背好一些模板,考试时遇到相似的问题即可直接套用模板来回答。这种方法是一种高效的准备方法,自己提前准备好老师可能问到的各种问题,并写出答案,然后进行强化的发音练习和背诵,这样就可以在回答老师问题时营造出一种自己口语发音很棒,且逻辑清晰的形象。
然而这种方法有一个风险,那就是一旦超出了自己的准备范围,有些同学平时不注意词汇和句型结构的积累,便会在回答时出现如同贺教授一样「磕磕巴巴」的现象。同时,如果不注重发音练习,无论你在国外生活多久,发音还是会带有一种地道的方言味。
虽说面对外国人时我们表达清楚意思即可,无须过于car发音。但是复试,你面对的是苦苦学习英语多年的中国人,他们对地道发音的执着相信大家可以在各种学英语的app或者教育机构中感受到,铺天盖地的发音课程让人眼花缭乱。所以,既然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自己。我们在小程序中的口语正音专栏为大家免费提供了美音的正音课程,欢迎大家来学习。
02
准备些什么问题?
在小刀医学考研宝典小程序专栏《文献阅读+复试技巧全攻略》中,我们单独出了一节课,是《复试技巧第二课:你必须准备的年诺贝尔奖》。我们给大家讲解了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两位科学家以及他们对于肿瘤免疫方面的贡献,详细讲解了他们发现的一些分子机制。大家可以以此为开头,自己写一些有关于老师可能的提问,以及你准备回答的答案。
当然了,我们昨天谈到过,无论是自我介绍还是今天讲的英文问答,口语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别人听懂你说的话。千万不要为了炫技而把句子写的特别复杂,句子越简单越好,越容易让别人明白越好!
此外,很多同学寄希望于小刀为大家总结,不仅有很多同学咨询是否能给个自我介绍模板,还有同学希望能总结文献翻译的词汇。所以小刀相信今天,还会有同学希望有现成的问题和答案总结出来。然而,这一切都需要自己努力哦。因为不同学校,不同科室,不同研究方向的不同老师可能提出的问题是方方面面的,有些可能会只问问你介绍下家乡一类的简单问题,而有些会让你谈些对专业的看法、甚至有可能直接就你学习的一些技能展开提问。所以问题千千万,只有你基于对这个学校和老师的了解,自己想他们可能出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最有针对性的。
小刀祝大家都能准备充分,金榜题名!
小刀医学考研宝典小程序的7日免费会员活动今晚24点就要结束了!要参与的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