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高中英语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以Mod
TUhjnbcbe - 2021/8/12 0:33:00

高中英语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以Module6Unit3AhealthylifeUsingLanguage为例

摘要:读写结合是一种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阅读来促进写作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通过深入研读语篇的主题内容、深层涵义,文体特征、篇章结构以及语言特征等,多元解读阅读文本的方式,再通过学生仿写输出语篇,从而实现以读促写的有效结合。本文以一堂读写结合课为例,探索高中英语教师如何通过深入解读阅读文本,从而构建有效的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反思

一、引言

随着年广东省高考英语改革的即将落地实施,其考试形式和考试结构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书面表达则在原来应用文的基础上新增读后续写,两篇作文满分为40分。由此可见,此次改革对考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一线教师尽管在写作教学方面进行过诸多工作,但对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收效甚微。因此,急需寻找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并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方法。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年版年修订)指出:听、读、看是理解性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性技能。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35]。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许多高中英语一线教师还停留在只注重语言的形式,如重视对文章语言知识的讲解和简单的词、句等的训练上,而忽略了对文本结构和语言特点的深入研读,缺少平衡语言形式、意义和使用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许多高中生对英语写作失去兴趣,而读写结合是一种在课堂上让学生先阅读,后仿写或续写的教学策略。本文所提及的“读”是指教师组织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把握主题意义,挖掘价值取向;“写”是指学生模仿文本的结构、语言特征等进行写作,学生通过阅读来促进写作,通过写作来掌握阅读。本文以Module6Unit3HIV/AIDS:AREYOUATRISK?为例,尝试读写整合,探索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

二、案例实践

(一)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思路

本单元的主题语境是人与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本节课的语篇类型为应用文,是一篇介绍艾滋病病*(HIV)和艾滋病(AIDS)的海报。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艾滋病病*和艾滋病作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是关于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艾滋病病*侵害的一些建议;最后是人们对艾滋病的一些错误观点。文章以红色大写字母并用问句的形式作为标题,体现了艾滋病对人类构成了生命威胁,不仅希望读者能够增强对艾滋病的防护意识,而且希望通过阅读本文培养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关爱、帮助,同时要求学生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生活态度,真正了解生命的意义等价值取向。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笔者所在学校高二七班的40名学生。该班除了一位学生英语成绩比较突出外,大部分学生英语能力普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有些学生英语甚至为零基础,但他们对学习英语的热情依旧很高。从整体看,该班学生还能用英语提取文本中基本的信息,并能简单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写作时往往词汇量不够,不能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以下是本节课的教学思路:笔者首先让学生观看一个有关新冠状病*的短视频,通过创设情境,激活学生背景知识并引出主题并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阅读一篇有关艾滋病病*和艾滋病的海报,仿写一篇有关新冠状病*的英文海报,并在完成创作后,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利用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实现从语言的输入到输出的目标。

(二)教学过程

Step1.Leadin

让学生观看一个小视频,结束后问学生从视频中可以学到什么?由于是当今社会最热门的话题,学生们纷纷发言。“Bywatchingthevideo,wecanlearnsomeknowledgeabouthowtoprotectourselvesfromtheCovid-19.”老师这是趁机对学生说:“NowifyouareaskedtomakeaposterabouttheCovid-19,canyoudoingit?”学生的回答不一。

通过观看视频创设情境,激活学生背景知识并引出主题,形成阅读期待。

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本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深入的解读。

Step2.阅读——语言输入

Activity1:Skimforthemainideaoftheposter.由于学生基础普遍薄弱,笔者以挖空的形式来降低难度;同时提醒他们在寻找文章主旨时应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英语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以M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