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介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以爱之名的绑架,孩子不是私人物品,孩子也
TUhjnbcbe - 2022/2/11 13:01:00
01

网络博主鹿道森的遗体在舟山被渔民发现,警方已排除他杀,这才25周岁的男孩子为什么会走上这条道路,或许我们从他留下的遗书中便能窥知一二。

鹿道森留下的这封遗书中,提到了几个点,小时候因为自己不符合男性的形象从而被校园暴力,家庭缺乏温暖,父母无止境的争吵,还有一些他工作中的不顺,他说这些都不是压垮他的稻草,这些事压垮他的沙砾,可见还有很多很多很多的事情已经让他不能再负荷了,他活得真的太苦了。

02

他在描述校园暴力的那一段,他自述自己读书的时候很乖,学习也不错,但只是因为比较有礼貌,举止不那么“阳刚”,就被同学排挤,然后给他起一些奇奇怪怪带有侮辱性的绰号,这成为他心里的阴影,“幸运的人用童年去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他试图去治愈,但他失败了,为什么会失败,我们大概从后面一段关于家庭的描述里可以看出端倪。

自己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稍微长大一些,父母回来了,他以为能得到温暖,得到阳光,但其实是跟无边的黑暗,父母无休止的争吵,让本来就敏感内向的他,更加不知道如何自处,整天生活在担心害怕,战战兢兢中,这一段真的太真实了,不知道有多少父母每天不停的吵架,却又不离婚,还要说是“为了孩子”,太窒息了,我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父母赶紧离婚,但我妈每次读说是为了我,这个时候真的是一种无力感,我深深知道我改变不了这种情况,我没有能力去改变这种情况。可笑的是,我妈的愿望也是我外公外婆离婚,

03

不幸的家庭生活,或者说没有在爱与赞美下成长的孩子,长大了都不知道怎么去爱,以为那是爱,其实是控制,父母那一代人也不知道怎么爱,因为他们的上一代就是凑合,由介绍人介绍,然后条件说一下,还行就行了吧。我们父母那一代,也基本都是这样,可以说他们没有真正爱过,他们的父母也没有告诉他们什么是爱,机械化的生活,为了结婚而结婚,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可怕的是他们都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父母乃至父母上一代或许是以为物质不足,或许是因为读书不多,就这样麻木的生活,可是我们这一代越来越的人开始思考,婚姻的意义是什么?生了孩子的养育问题,还有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于是矛盾和冲突就这么来了,催婚催育开始了,这就让孩子心里更煎熬,但上一辈却不自知。归根到底除了年代在改变,社会在进步,观念不同,其中还有作为家长的“傲慢”。

“我是爹什么都得听我的,我是妈啥都得我管”,就这么个奇怪的圈圈,上几代都在这个圈圈里打转,但到我们这代就有人想要去打破这个圈圈,我们想搞清楚,为什么结婚再去结婚,我们想弄明白为什么生孩子再去生孩子,我们更清醒也更负责任。

大多数父母是一种以爱之名的绑架,生孩子,为了以后老了有孩子端茶倒水,服侍左右,孩子是父母的私有物,在家长眼里,孩子没有思想,没有人格,他们指哪,孩子往哪,你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叛逆与不孝,还只是攀比的工具,学习好的孩子是炫耀的工具,长得漂亮的孩子是自己的专属配件,乖巧懂事的孩子是以后的贴身保姆,总之孩子可以是他们想要的任何样子,但孩子不能是他自己。

就像鹿道森写的“孩子也是独立个体,不是父母为了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人,野蛮灌输自己的想法,只会让孩子感到痛苦。”

希望为人父母都认识到这一点,孩子也是独立个体,孩子也希望被尊重!

往期推荐

关于一只猫的罗生门

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关于艾滋,你了解多少?

张静初,小陶虹宣传素食翻车,我只关心蔬菜被吃的时候会不会痛?

Omicron到底为什么让专家如此忧虑?专家:集之前*株特性于一身,恐增加再次感染新冠的风险

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陆铭发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爱之名的绑架,孩子不是私人物品,孩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