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艾滋病治疗模式的演变经典传承和创新尝试
TUhjnbcbe - 2022/2/27 19:51:00
刘*连出诊时间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901/9392527.html

艾滋病治疗的历史概括来说,是“过去可怕,现在可治,未来可愈”。

来源|医学界感染频道

时值AIDS会议在荷兰召开,会议上对于艾滋病治疗的各个方面都做了充分和精彩的讨论,尤其针对艾滋病治疗模式的话题,专家各展长才,做了许多精彩的讲演。

艾滋病治疗的历史概括来说,是“过去可怕,现在可治,未来可愈”。

从~年,是艾滋病治疗史上的“不治阶段”,此间人们并不了解疾病作用机制和具体药物靶点的作用,使用单药治疗的方法无法抑制病*,导致疾病死亡率居高不下。

从~年,艾滋病不再是不治之症,进入了“难治阶段”,尽管人们在探索病*的复制周期特点,寻找有效靶点,开始尝试各种二联治疗的组合,希望能有效抑制病*,但是长期稳定的疗效和继发耐药的问题仍然让患者病情无法得到持久的控制。

从年至今,是艾滋病的“可治疗阶段”。年,著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教授提出了“鸡尾酒”高效抗逆转录病*治疗(HAART)三联疗法,使艾滋病的治疗到了新的阶段,患者病*得到高效抑制,破坏的机体免疫功能部分甚至全部恢复,患者存活年限延长到约19年,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在年,吉利德公司首次将鸡尾酒疗法做成单片复方制剂:Atripla(TDF/FTC/EFV)患者只要一天一次一片,就能获得良好的病*抑制,大大地改善了患者的依从性,有效降低耐药发生。直至今日,HIV患者的存活年限已经达到和正常人相似的寿命。

三联疗法成为艾滋病治疗金标准已有20多年的历史,已证实具有长期稳定的疗效,并且在新一代的整合酶治疗方案中无耐药发生。目前全球各大指南推荐的几种基于整合酶(INSTI)的三联疗法包括(B/F/TAF,E/C/F/TAF,DTG+F/TAF和DTG/ABC/3TC),在初治和转换患者中,均体现很高的疗效,且未有报告耐药发生。

会议论坛上对单药治疗和二联治疗也进行了很多讨论,两种药物联合的倡导专家表示,单药治疗已经基本被否认。两种药物相比三种药物可能会产生更少的副作用,这主要是过去的核苷药物的问题,比如TDF对肾脏和骨骼不良事件以及实验室指标影响,ABC的超敏反应和心血管事件。两种药物组合的关键数据目前仍有局限性,包括仅在有限的患者群体中进行了研究,长期疗效需要观察,病*学突破和耐药问题,随访的持续时间仍较短。新一代核苷的发展比如TAF解决了核苷的问题,同时保持了三联疗法的强效和耐药问题。

我国积极响应WHO的号召向“90-90-90”奋进,从年就开始了早治疗、“发现即治疗”的全员治疗策略,而在欧美国家很早就开始这样的公共卫生策略。所有患者都应该得到治疗,抗病*治疗的方案应该最大限度的适合所有患者,不应有过多的限制条件(比如病*载量、CD4计数等),同时提供确切、持久的疗效,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较高的耐药屏障,简单的服药方式。全球已经进入整合酶三联单片制剂的时代,随着新药快速审批和进入我国,中国的抗病*治疗应该也很快能和国际接轨,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注:药物缩写对照如下

FTC:恩曲他滨

TDF:替诺福韦3TC:拉米夫定EFV:依非伟伦

DTG:多替拉韦纳

ABC:阿巴卡韦

TAF:替诺福韦艾拉酚胺

参考文献:ModifiedfromCohenCJJManagCarePharm.;12(7)(supplS-b):S6-S11.

DHHS,IASguidelin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艾滋病治疗模式的演变经典传承和创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