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工作法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提出来的,因此又叫戴明循环(简称戴明环),在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PDCA是英语单词Plan(策划)、Do(实施)、Check(检查)和Action(处置)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实践证明:PDCA对于艾滋病抗病*治疗质医院服务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贯穿于整个质量管理活动过程中一个最基本、最有效的工作方法。
中国艾滋病抗病*治疗已经开展了十余年,但是治疗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仍然处于初级、粗放的阶段,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质量管理模式。治疗质量控制不力,治疗中的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消除,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必将影响艾滋病抗病*治疗健康、顺利进行,而且后患无穷。
云南省自年起,高度重视艾滋病抗病*治疗质量控制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积极探讨艾滋病抗病*治疗的管理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目前《云南省艾滋病抗病*治疗质量控制工作手册》已经编写完成并开始在云南省推广应用。PDCA是质量控制工作手册的核心,现在将PDCA中第一部分P(计划)中:“分析现状、找出问题的方法和流程”做一详细介绍,以供参考。
P(计划)包括:(1)分析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并用数据资料来说明;(2)逐个分析影响质量的各种原因;(3)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4)针对主要原因研究和制订措施,提出改进计划,如图1所示:
图1艾滋病抗病*治疗质量控制工作PDCA循环图
分析现状,找出存在问题,主要采取了两种评价方式:
1.方法一:个案追踪在现场调查过程中,评价者选择一名治疗患者访谈,然后以这个患者为核心,按照医疗机构提供抗病*治疗服务的路径进行追踪、分析和评价(图2)。可以从HIV阳性筛查告知的内容、门诊治疗方案、治疗前后咨询、随访管理等进行访谈和病历查阅。也可以根据需要从中间某个部分开始追踪。
图2:个案追踪评价路径
1.方法二:系统追踪系统追踪方法包括:整个医疗机构的管理、抗病*诊疗流程、数据分析和利用、以往质量改进采取的跟进行动和处理效果,分如下领域评价:门诊管理、患者管理、治疗处置、信息管理和人员能力方面收集信息,找到最影响抗病*治疗工作、需改进的问题,即聚焦领域。
图3分领域评价示例
这医院的管理、诊疗规范进行系统地梳理,通过核查清单表系统地检查抗病*治疗的基础、环境和技术流程,找出工作不足或流程与信息资料方面的缺失,从而确定优先聚焦的质量改进区域。
3.确定了可供考虑筛选的聚焦区域通过个案追踪与系统追踪分析和评价,将对艾滋病抗病*治疗质量控制有较大影响、有共性、有代表性的问题纳入聚焦区域。初步筛选出17个聚焦区域:
(1)抗病*治疗患者CD4检测比例达85%以上。
(2)抗病*治疗患者病*载量检测率达85%以上。
(3)当年检测病*载量的患者中病*抑制率(即病*载量低于最低检测值的比例)达80%以上,年将达到90%以上。
(4)CD的患者当年服用复方新诺明率达80%以上。
(5)抗病*治疗患者中合并结核感染的双感患者,结核治疗的比例到80%以上。
(6)抗病*治疗患者治疗脱失率。
(7)接受抗病*治疗患者的病死率。
(8)接受抗病*治疗患者的耐药发生率。
(9)药物急性与慢性*副反应的检测和处理。
(10)抗病*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
(11)艾滋病合并乙肝、丙肝对病死率的影响。
(12)艾滋病合并IDU。
(13)医院内部科室之间的相互支持和配合。
(14)多部门(防艾办、医院、CDC、妇幼)之间的相互支持和配合。
(15)抗病*治疗信息的管理和利用。
(16)艾滋病抗病*治疗队伍的稳定。
(17)存活感染者和患者正在接受抗病*治疗的比例达75%,年将达到90%以上。
4.应用决策矩阵,确定优先聚焦领域在众多的聚焦领域中,需要通过决策矩阵,从中筛选出迫切需要解决的优先聚焦领域,即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表1决策矩阵
(1)在“优先聚焦领域”,抗病*治疗团队成员集思广益,根据系统追踪和个案追踪法得出的结论从“重要性”、“可操控性”、“改进成功可能性”、“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讨论,也可以添加其他的评分标准如“成本”等进行打分。
(2)选择总分最高的领域或几个领域作为今后在限定的时间内需要做的质量改进工作。
然后优先聚焦的问题就可以按照PDCA循环解决问题的路径,一步步走下去,将问题逐步解决,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摘自《云南省艾滋病抗病*治疗质量控制手册》(草案)年8月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